图片 哲学作用的二重性_万人炸金花|经典app下载**

万人炸金花|经典app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哲学 > 逻辑学 > >

哲学作用的二重性

来源::未知 | 作者:万人炸金花|经典app下载** | 本文已影响

内容提要: 

    本稿作为本人论哲学在市场经济生活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之三,着重探讨了哲学作用的二重性问题,提出了哲学既有直接性作用,又有间接性作用,是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的对立统一。就哲学的间接性作用,重点探讨了其具体表现形式,即战略性、预见性、洞察力与敏锐力的内涵。 

    正文: 

    我们说哲学有用,经济上有用,政治上有用,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艺术、法治上等等亦有用;对个人有用,对集体有用,对民族、对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都有用;哲学既有小用亦有大用,或者说既有大用亦有小用;对合作有用,对竞争有用,涉及了人生存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人生存生活的全过程。这就是哲学在人们生存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广泛性、普遍性以及最为至高无上性和决定性。哲学虽然在人们生存生活中有着这样那样的作用,看起来错综复杂,但归结起来,就其形式而言,其实总共也只有两个方面作用:一个是直接性用处,另一个就是间接性用处。为什么? 

    一、哲学具有直接性作用 

    说哲学具有直接性作用,就是源于人是精神物,人天生就具有,同时也需要思维、意识、思想或者说哲学等等诸如此类,这是人特有的自然规定,是自然界长期变化发展而形成的特殊性,同时又是人生存生活的一种具体方式,一种表现形式,等同于人本身。正如哲学大师笛卡儿所言“我思故我在”。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方能真正地体会到做人的快乐和美妙。相反,假如没有这些,与飞禽走兽、草木粪土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了,也就无所谓人不人的问题了。什么是植物人?所谓植物人,对于其亲属、周围的人而言,还算是观念上尤其是情感上的人,对于其自身而言已经不存在人不人的问题了,因为其本身已无意识、无知觉了。人不是行尸走肉,因此,人活着的最终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去表现和体验人与物的差别,而不是去抹煞和忽视这个差别,这也是人活着的最高意义、价值或境界。尽可能地去表现和体验这个差别,就是尽可能地去获取和满足人生存生活所必需的精神需求。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活着需要有思想,有见解。 

    二、哲学具有间接性作用 

    说哲学具有间接性作用,是因为人虽然是精神物,但归根结底总是物,只不过是物的一个特殊,一个具体而已。人既然是物,那么人活着首先需要吃饭,首先需要解决和满足人生存生活所面临的衣食住行等诸多问题,也就是物质需求问题。假如吃不上饭,或者说物质需求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和满足,那么,人的生存生活就难以得到保障,甚至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人死如灯灭”。假如没有了存在,人的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人的一切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然而,生存生活在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现实残酷世界上的人们,要想吃饭,要想解决和满足生存生活所必须的物质需求问题,就不能不去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则,人们的生存生活就不可能得到及时有效地保障。然而要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离开了哲学又是绝对办不到的。原因就在于哲学是关于思维的学说,是教人思考,是教人如何更科学地思考的学问。假如不会思考,或者说思考不科学的话,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能算是一句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空话。 

    三、哲学不是“面包”,但胜似“面包”,高于“面包” 

    说哲学具有直接性作用,就是说哲学是人生存生活的目的、核心,或者说哲学就是人本身,而说哲学具有间接性作用,就是说哲学又是人生存生活的手段、工具、方法或者说途径、桥梁,即被不少所谓的哲学者所贬谓的“稻梁谋”,也就是说哲学又是人本身之外的别的什么。有人说,哲学不是“面包”,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不是房子、车子,等等,所以就说哲学没有用处。其实这是一种极端狭隘的偏见。就哲学作用的直接性而言,虽然在具体的形式上,哲学的确不是面包,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不是房子、车子等等,但从绝对内容上讲,两者又是一回事。因为两者都是构成人生存生活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之一。人活着首先需要吃饭,假如不吃饭,或者吃不上饭,尤其是长时间的不吃饭或者吃不上饭,人不仅会挨饿,而且还会断送人的生命。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人活着不仅需要吃饭,同时还需要思维、思想、意识之类,需要解惑释疑,这就是所谓的精神需求问题。人活着吃饭虽然不成问题,但精神问题假如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和满足,轻则烦恼、忧虑、苦闷、恐惧等等,影响着人生存生活的质量,重则轻生厌世,甚至断送人的生命,影响人生存生活的数量。为什么会存在自杀现象呢?问题就在这里。就哲学作用的间接性而言,哲学虽然不能直接当饭吃,虽不像面包、柴米油盐酱醋茶、房子、车子等等那样现实和直接,但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哲学往往还要远远高于这些具体的东西。因为在竞争存在的情况下,哲学还是获取这些东西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工具或者说途径、桥梁。离开了哲学这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工具或者说途径、桥梁,所谓面包、柴米油盐酱醋茶、房子、车子等等,只是遥不可及的,只能存在人的脑海中,想想而已。因为还是那句老话,“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的形象比如。这也是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情况下脑力劳动要比体力劳动,管理者要比被管理者收入高许多关键原因所在。 

    四、哲学是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的对立统一 

    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也可以称为精神作用,作为人生存生活的目的、核心,直接为人的生存生活服务,与世界观、解释世界相联系;而哲学的间接性作用又可以称为物质作用,这也是当前比较时髦的新提法——所谓软实力问题,作为人生存生活的手段、工具或者说途径、桥梁,间接为人的生存生活服务,与方法论、改造世界相联系。因此,哲学在人生存生活的作用就是目的与手段的对立统一。总起来说,两者在人的生存生活中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都具有同等的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不分伯仲,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偏废。人的生存生活,既离不开哲学的直接性作用、精神作用,同时又离不开哲学的间接性作用、物质作用,两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既相辅相成,又相反相成,彼此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了哲学认识作用的矛盾体。所以,马列哲学认为,哲学是人们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说,这无疑是对的。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对立统一。没有世界观,也就谈不上什么方法论。反之亦然,没有方法论,也谈不上什么世界观。这是因为一方面,人活着不是“猪”活着。人活着不仅要吃饭,要活着,而且还要活得有尊严,有品位,有情趣,要高质量更长久地活着,而“猪”之类与人比起来就显得无所谓。另一方面,人活着虽不是“猪”活着,但做人也不是当“神仙”,不食人间烟火。人活着毕竟要吃饭,要解决和满足人生存生活所面临的衣食住行的问题、物质需求问题。由这两方面构成了人对哲学的全部需要。 

    五、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是对立的 

    哲学在人生存生活中的作用是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的对立与统一,也就是目的与手段的对立与统一。从相对意义上来说,直接性不是间接性,间接性也不是直接性,目的不是手段,手段也不是目的。两者是对立的,是有差别的,是不一样的。哲学作用的直接性可以表述为为学而学,是为了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磨练人的品质和意志,提升人的鉴别能力和欣赏水平,使人生富有浪漫气息和美的感受、体验,增强人生存生活的内涵和魅力,也就是所谓的内在修养问题。哲学的直接性作用带有享受、娱乐和消遣的特点,所以更容易被多数人所发现、所认可。而哲学作用的间接性则可以表述为学以致用,是为了尽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提升人与物、人与人的竞争力和进取精神,强化人生存生活的外延和魄力,赋予人生存生活具体的、现实的形式,使人的生存生活富有理智和务实,也就是所谓的能力问题。哲学的间接性作用是一种具体的特殊的劳动,即人们常说的脑力劳动。既然是一种具体的特殊的劳动,它的挖掘和发挥往往给人以枯燥、艰难和辛酸的感觉,所以更容易被多数人反感、排斥。因此,一般情况下,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为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前提和土壤,而哲学的间接性作用则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前提和土壤,然而就其普及性而言,一定程度上后者远不如前者更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因为前者比较形象、生动,后者比较抽象、深刻。 

    六、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又是统一的 

    虽然从相对意义说,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两者是对立的,是有差别的,是不一样的,但从绝对意义说,两者又是密切相连的,彼此又是统一的。如果哲学的直接性作用是核的话,那么它的间接性作用就是壳,如果哲学的直接性作用是里,那么它的间接性作用就是表,核、里离不开壳、表,壳、表也离不开核、里,没有核、里也不存在壳、表的问题,没有壳、表也无法反映核、里的问题,两者缺一不可。因为所谓哲学的直接性作用和间接性作用都是相对而言的。一种意义上的直接性作用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间接性作用的具体表现,同样一种意义上的间接性作用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直接性作用。比如说,一个人思维心态良好,解决处理问题时就会更容易找到解决处理问题的最好办法,而找到了解决处理问题的最好办法,问题也就越容易得到解决和处理,那么,这个人的自信心也就越强。否则,人的自信心也就越弱。人们常说“将军头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为什么这样说?原因就在于能力强、本事大的人,其胸怀一般就宽广、开明;相反,心胸宽广、开明的人,其能力、本事一般会大。“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也包含着这个道理。在市场经济生活中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情况下,认识到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的相对性,学会自我排解,正确处理压力与动力之间的关系,不仅有着巨大的现实的精神意义,而且更有着巨大的现实的物质意义。因此,哲学作用是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统一,是通过两者的对立表现出来的,是必须的,更是必然的,也是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七、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必须同时承认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哲学作用的认识往往存在着两种极端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承认哲学的直接性作用,极力否认和扭曲哲学的间接性作用。这种看法认为“哲学思考的唯一目的是寻求生活的真谛,而不是为了金钱、地位、权势等这些世俗的物质利益。”如果“为了谋生,为了挣钱,”就是“出卖自己的学问”等等。另一种与此相反,只承认思维(哲学)的间接性作用,将思维简单地当成“耍聪明”、“玩阴谋权术”,而看不起它的直接性作用,把哲学看成是无用之学、抽象之学、庙堂之学、贵族之学、悠闲之学,把哲学当成诡辩之术、谶纬之学、箴言戒语、玄思遐想,以及“古怪之人的古怪之论”、“用常人最不懂的语言表达常人都明白的道理”等等。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看法,是当前人们思想不成熟的具体表现。哲学不是咬文嚼字,不是语言游戏,更不是精神胜利法,不是自我陶醉和自娱自乐,因而单纯地承认哲学的直接性作用而否认它的间接性作用,就割裂了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具体联系,将使哲学探讨研究引向虚无缥缈和空洞无物,导致神秘主义。这就是所谓造成“不仅一个哲学家无法理解另一个哲学家的陈述和论证,而且他对另一个哲学家所从事的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工作也感到迷惑不解”的根本原因所在。诚如马克思所特别指出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种观点看起来清高无比,主观上有着极力推崇哲学的强烈愿望,事实上客观上却会起相反的作用,反而不利于哲学的普及与提高。这种观点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占有重要地位,危害极大,中国人为什么不讲现实而“死要面子”呢?也是这个原因。试问假如连饭都吃不上的话,即使找到了人生存生活的真谛又有何意义呢?哲学是关于思维的学说,是教人更加聪明的学问,而这种观点只能导致更加愚昧与无知,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当前为什么学哲学的反而不太容易找到工作呢?与这个原因不无关系。就这种观点而言,学哲学的找不到工作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学了这种哲学的人压根也不会工作。什么是书呆子?所谓书呆子就是这种观点造成的,或者说这种观点是造成书呆子现象的思想根源。与此相反,“有奶就是娘”,单纯地承认哲学的间接性作用而否认它的直接性作用,会将思维低级化、庸俗化和狭隘化,限制人们的眼光,导致极端的功利主义,抹煞“贤”与“奸”、“能”与“诈”的区别,使思维缺乏潜力和后劲,反而更容易妨碍哲学(思维)创造性作用的充分发挥。这种观点是造成当前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思想根源。对哲学作用的两种错误看法,当前都有极大的市场,一种主要表现在认识领域里,学哲学的、做学问的大多持前一种观点;另一种主要表现在实践领域里,所谓做“实事”的人大多持后一种观点。这两种极端看法表面看起来不一样,其实殊途同归,一脉相承。都是因为对哲学的认识不客观、不全面、不深刻、不系统造成的,因此,必须同时反对。直接否认哲学的间接性作用,间接上也就意味着否认了哲学的直接性作用,直接否认哲学的直接性作用,间接上也就意味着否认了哲学的间接性作用。 

    八、哲学作用二重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当然,我们坚持总起来说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两者在人的生存生活中的地位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就意味着否认两者在相对意义上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因此,对两者的关系,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人生存生活的低级阶段,也就是人的物质生存生活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哲学的间接性作用要高于其直接性作用。因为“好死不如赖活着”。人的生存是第一性的。而在人生存生活的高级阶段,也就是人的物质生存生活条件充分的情况下,哲学的直接性作用往往要高于其间接性作用,其间接性作用也就成了其直接性作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或手段了。为什么一些很有钱的富豪还总想着继续赚钱?原因就在于,赚钱本身已经不是为了谋生、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赚钱而赚钱了。这些人的赚钱只是其生存生活的一种高级方式和手段了。当然这些人未必就能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假如他们能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生存生活将会更扎实许多。 
    总而言之,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之间的绝对统一,是通过两者之间的相对对立体现出来的,而且是必须和必然的。否则,对哲学作用的认识就是不彻底的。 

    九、哲学间接性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哲学在人的生存生活中不仅具有直接性作用,而且还具有间接性作用,这也是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外在不得不的,又是客观内在必然的,因而更是主观必须的。在以最大限度创造财富为首要特征的市场经济情况下,哲学的这两种作用,特别是哲学的间接性作用表现得既尤为明显,又至关重要和迫切。然而在当前现实生活中,物质财富并不富裕的人们在哲学的研究和探讨中,往往只注意到了哲学的直接性作用,而恰恰忽视甚至抹煞了哲学的间接性作用,这是极不应该的。在生存第一性的的情况下,正确认识和掌握哲学的间接性作用更富有现实意义。因此,接下来我们就不能不来重点探讨一下有关哲学间接性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战略性、预见性和洞察力、敏锐力及其关系的问题。

我们知道,人生存生活面临的问题、困难和挑战是巨大的、复杂的和无穷的,而人的自然生命的力量又是渺小的、简单的、有限的,然而正是因为人有了意识以及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哲学所具有的“透过现象抓本质”的特殊本领,才能不断地将这矛盾着的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即所谓的管理,所谓的“资源最优化配置”,所谓的“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化有限为无穷,化腐朽为神奇,不仅使人的生存生活得以维持和延续,而且还使人由愚昧、野蛮、贫穷和落后走上而且不断地走上智慧、文明、富裕和进步,使人由弱小变的而且不断地变的强大,并不断地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发展。然而,人们的意识以及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哲学是通过什么样的具体方式不断将这矛盾着的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呢?答案就是战略性、预见性和洞察力、敏锐力。 
    不仅如此,“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鬼谷子》)。我们知道,人活着就需要做事情并做成做好事情,做事情并做成做好事情就是人活着,因为人活着起码需要吃饭,起码需要吃上饭。当然,人活着不仅仅只是吃饭、吃上饭,人活着需要有物质需求,而且还需要有精神需求,因为人不仅需要动物般本能地简简单单地活着,而且还需要高质量持久地活着。那么,人的活着,就不只是需要做事情并做成做好一两件普普通通的小事情那么简单了,而是需要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并做成许许多多的事情,不只是做这样的事情并做成做好这样的事情,而且还要做那样的事情并做成做好那样的事情,不只是需要做小事情并做成做好小事情,而且还需要做大事情并做成做好大事情,不只是解决简单问题并解决成解决好简单问题,而且还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并解决成解决好复杂问题,不只是需要处理低级问题并处理成处理好低级问题,而且还需要处理高级问题并处理成处理好高级问题。然而,人们要想做事情并做成做好事情,尤其想做大事情并做成做好大事情,解决处理复杂高级问题并解决处理成解决处理好复杂高级问题,都是离不开战略性、预见性和洞察力、敏锐力的。一句话,人们对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的期望值越高,所做的事情所解决处理的问题规模越大、越复杂越高级,对战略性、预见性和洞察力、敏锐力的依赖性越强。因为战略性、预见性和洞察力、敏锐力在人的生存生活中可以帮助实现如下目的:一是解决处理同一件事情,可以花费更少的气力或成本;二是花费同样的气力或成本,可以将事情解决处理得更精致更完美,或者可以解决处理更多或更大、更复杂的事情;三是多花费气力或成本,可以解决处理相对无限多或无限大、无限复杂的事情,产生几何效应,尤其可以解决处理人们以前感到无法解决处理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资源最优化配置,这就是所谓的管理的本质,这也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所在。为什么说哲学是教人聪明的学问呢?关键原因就在这里。 
    平时说起哲学来,大多数人一般会觉得这是很遥远的事情,似乎与一般人的生存生活关系不大,然而提及战略、预见、洞察、敏锐等词汇来,又会觉得耳熟能详。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哲学的客观性在起作用。人们日常生存生活中客观事实上经常大量使用哲学,可是主观意愿上却不懂得或者不知道同哲学相联系。这也就是说,人们虽然经常大量使用哲学,然而大多是自发的或不自觉的,属于低级或者初级阶段,缺乏较强的应有的自觉性、针对性和系统性,从而导致对哲学的使用还很不彻底、很不精细。由此可知,人们虽然对战略、预见、洞察、敏锐等耳熟能详,但是未必能够完全掌握这些词汇的真正内涵。因为这些问题看似简单、熟悉,然而要想真正完全彻底地了解和掌握它,没有一定的哲学功底作为铺垫,是不容易做到的。那么,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进一步探讨什么是战略性,什么是预见性,什么是洞察力,什么是敏锐力,以及这四者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的问题,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十、何谓战略性 

    分析探讨战略性的内涵,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军事著作不能不读。“商场如战场”。因为虽然毛泽东这些论述主要是针对战争而言的,是特殊年代特殊背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产物,然而如果从哲学的高度来学习它,对于我们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探讨战略性的丰富内涵仍将会有巨大的启发意义。什么是战略性呢?笔者认为,战略一词原本是军事术语,多应用在军事方面,后引申到政治、经济等诸领域。因此,在不同的情况下,战略又被称为“策略”、“方略”、“韬略”、“谋略”等等。所谓战略性,就其字面而言,“战”就是打仗或竞争的意思,在这里,泛指做事情、解决问题。其实,做事情、解决问题本质上就是一种具体的竞争形式。而“略”与“详”、“细”意思相反,就是“粗”、“疏”的意思,人们通常引申为大概、大体、大致、一般、基本等等。“战”与“略”两字联系起来的意思,就是指人们做事情、解决问题的大体办法或基本原则。战略与战术相对立,正如毛泽东所说“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研究带局部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 
    认识和掌握战略性的内涵,关键在一个“略”字。毛泽东说“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这些都是最吃力的地方,如果丢了这个去忙一些次要的问题,那就难免要吃亏了”,以及“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说的都是这个意思。现在有一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非常流行。其实,泛泛而言“细节决定成败”是不正确的。毛泽东说“说战略胜利取决于战术胜利的这种意见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意见没有看见战争的胜败的主要的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不是那种带局部性的即对全局无决定意义的一着。下棋如此,战争也是如此”。毛泽东还说:“统统相符合的事,在战争或战斗中是极其少有的,这是因为战争或战斗的双方是成群的武装的活人,而又互相保持秘密的缘故,这和处置静物或日常事件是大不相同的。然而只要做到指挥大体上适合情况,即在有决定意义的部分适合情况,那就是胜利的基础了”。人活着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尤其是规模比较大比较高级比较复杂的事情或问题,要想做成功或者解决处理得更加完美或者更加有效率,就其一般而言,关键不在于“细节”或者“小节”上,而是在于“大节”或者“大体”上,在于“大是”“大非”上。所以,人们常说:“顾大局,识大体”,反对“谨小慎微”、“面面俱到”、“吹毛求疵”以及“眉毛胡子一把抓”,反对将有限的精力或有限的资源用在细枝末节方面。战略性的一个关键要求,就是在认识领域把复杂的东西弄“简单”了,而不是把简单的东西弄“复杂”了。这个弄“简单”了,就是“透过现象抓本质”,或者我们平时所说的“抓重点”、“ 抓关键”、“找窍门”而已。俗话说得好:“不打‘勤的’,不打‘懒的’,就打‘不长眼的’”。这个所谓“不长眼的”,就是说干活抓不住重点。重点就是所谓的“略”、所谓的“关键”、所谓的“窍门”而已。 

    十一、何谓预见性 

    预见性,也叫前瞻性,顾名思义,就是提前知道尚未发生的事情,或者说预先知道事情发展的未来趋势。预见性与战略性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也是哲学间接性作用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人们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的一个主要手段或途径。预见性是战略性的一个延续或变种,也可以说战略性是预见性的一个延续或变种。只不过战略性是就做事情或解决处理问题的空间而言,而预见性则是就做事情或解决处理问题的时间而言罢了。因而可以说,战略性是概括、归纳的结果,而预见性则是推理、演绎的结果。两者既密切相连又相互区别。因此,人们说起战略性来往往离不开预见性,说起预见性来又往往离不开战略性。古今中外,人们对伟人的评价一般都喜欢用“高瞻远瞩”、“远见卓识”等等来形容,原因就在于此。 
    “预则立,不预则废”,“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等等。所以说预见性是人们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的一个主要手段。预见性要求人们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要“未雨绸缪”、“打提前量”。军事上为什么使用“打埋伏”、“搞突袭”以及“闪击战”等战术往往比较容易取胜,而特别忌讳“遭遇战”呢?就是这个道理的具体运用。英名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可谓举世闻名。之所以英明,其核心就是“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 ”。大家知道,当前在我们国家“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人心浮躁”的现象非常明显。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和存在,归根结底跟我们的预见性不强有关,是我们的哲学素养不高、思想意识不成熟的具体外在表现。很多人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只重视具体利益,不考虑抽象利益,等等。正如前面所说的“冰糕”与“大票 ”的道理一个意思。试想,大汗淋漓的大热天,一支冰糕确实很具诱惑力,但当一张大票摆在面前而只能二选一的话,不管多么干渴,只要干渴的不至于绝对受不了,相信对于绝大多数成年人来说,一支冰糕的诱惑是远远抵不上一张大票的。这就是人性的本质。正所谓“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至于孰轻孰重?要有具体人的具体认识来决定,而且也存在着个见仁见智的区别。 
    说起预见性的重要性来,就不能不提《资治通鉴》上司马光记载的一个历史故事。说是当初秦朝灭亡的时候,各路豪强之士都争先恐后地夺取金玉等财宝,唯独宣曲任氏挖窑贮存粮食。待到楚、汉在荥阳相持不下时,百姓无法耕种土地收获粮食,于是豪强们便把金玉等财宝全都给了任氏来交换粮食。任氏从此起家,数代富有。 
    其实,想象力也是一种预见性。它多用于艺术创作、科学研究或者说科技发明创造。假如没有想象力,所谓艺术创作、科学研究或科技发明创造几乎是不可能的。 

    十二、何谓洞察力 

    我们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要想做到战略性、预见性,自然就离不开洞察力。 
    什么是洞察力呢?洞就是山洞的洞,词典上的主要意思,就是指物体中间穿通或凹入较深的部分,与“穴”基本同义。对洞察的解释,就是观察得很清楚、很仔细的意思。因此,笔者理解,洞察的“洞”是山洞的“洞”的引伸义,因为内因是根据,要想把事情或问题搞明白、弄清楚,必须要深入问题的内部,寻找内部原因。 
    之所以说战略性、预见性离不开洞察力,因为洞察力是战略性、预见性的前提,如果没有洞察力,所谓战略性、预见性就是一句空话。其根据还是源于认识决定实践,因为要想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也就是所谓的“好钢用在刀刃上”,也就是所谓的管理,那么就必须在实践上或者说行动上做到“略”。然而要想在实践上或者说在行动上做到“略”,那么在认识上就要求必须做到“详”或“细”,要有明察秋毫、见微知著的本领,这也就是说要有相当的洞察力。《老子.道德经》的“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很好的说明。我们常说 “要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为什么?因为等问题发展起来了,变成参天大树了,“木已成舟”了,“生米做成熟饭”了,即使是“神仙”也都没办法了。然而要想“解决在萌芽状态”,那么就离不开洞察力了,因为“萌芽状态”虽然容易解决,但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因为它很细微。 
    《孙子》说:“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因而战略的“略”,并不是人们习惯上所狭隘地认为的“ 略”或“粗”、“疏”,或者说,并不是盲目的“略”或“粗”、“疏”,更不是任何人想怎么“略”就能怎么“略”的。所谓“略”只是就其形式或表面而言的,广义上实质上它是“详”或“细”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或者说,是有针对性的“略”或“粗”、“疏”,是有客观性要求的“略”或“粗”、“疏”,并不是可以单纯人为的。所以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虽然“疏”,但“不失”。所谓“不失”是本质,而“疏”是现象。 
    大家知道,写文章有一个基本要求,叫做详略要得当。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该详的,反而略了,该略的,反而详了,都不会写出好文章。哪儿是该详的?哪儿是该略的?这要有文章的主题和阅读文章的人们的审美情趣来决定,并不是片面人为的。其实,人们做任何事情解决处理任何问题都一样,详略要得当。认识上分析观察上详了,实践上行动上自然就会略了,相反,认识上分析观察上略了,那么实践上行动上就会不得不去“详”。记得有这么一个案例,日本的新日铁公司要投资建造一个新钢铁项目,从立项到选址的前期准备工作人家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最后施工建设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完工投入生产了。而我们呢?则相反,决策过程最短,施工建设过程最长,甚至不了了之,所有“烂尾工程”几乎都是这样形成的。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所谓“拍脑袋”现象。 

    十三、何谓敏锐力 

    敏锐力是人们的哲学功底同现实生活联系最为直接的环节之一。大家知道,人们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都会存在着个机会问题,然而要想抓住机会就涉及到速度问题。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人们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要想在实践上有效率或者说有效益,那么必须要在认识上透过事情或问题的现象抓住其本质。然而透过现象抓本质,不仅有空间上的要求,而且还有时间上的要求,这就是认识上的速度问题。一般来说,人们认识的空间越大,或者说认识的事情或问题越高级、越复杂,人们认识所需的时间就越长或者说就越慢。所谓“大智若愚”就是具体表现。相反,认识的空间越小,或者说认识的事情或问题越低级、越简单,认识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或者说就越快。人们对于能力强、本事大的人,往往喜欢用“机智”、“敏捷”等词汇来形容,虽然从绝对意义上来说,人们对事情或问题的反应是越快越好,但从相对意义上讲,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需要考虑到事情或问题的空间因素,即事情或问题的复杂程度、高级程度,因此,真正的聪明和能力强并不是一些人们平常习惯所狭隘地认为的“脑子活”、“心眼多”等等,相反,解决处理的问题规模越大、越高级、越复杂,越需要沉着冷静、处惊不变的大将风度。  


万人炸金花|经典app下载**

更多关于“逻辑学”的文章